现在我们的日志都是直接打印在 console 的,这样开发时没问题,但是线上有时候我们要去查日志,这时候在 console 打印的日志就不是很方便。
所以我们要把日志保存在文件里,或者通过 http 发送到专门的日志服务器。
而 winston 等日志框架就是做这个的。
nest 集成 winston 直接用 nest-winston 这个包,没必要自己写。
在 backend 项目里安装下依赖:
npm install --save nest-winston winston
然后在 AppModule 引入下:
WinstonModule.forRootAsync({
useFactory: () => ({
level: 'debug',
transports: [
new winston.transports.File({
filename: `${process.cwd()}/log`,
}),
new winston.transports.Console({
format: winston.format.combine(
winston.format.timestamp(),
utilities.format.nestLike(),
),
}),
],
})
}),
我们指定日志输出级别是 debug,输出到的 transport 包括 console 和 file。
然后把 winston 的 logger 设置为 Nest 的默认 Logger:
app.useLogger(app.get(WINSTON_MODULE_NEST_PROVIDER));
跑下试试:
npm run start:dev
可以看到,除了 console 之外, log 文件中也输出了一份:
、
两个 transport 都生效了。
页面刷新下:
你会发现 typeorm 的日志并没有输出到文件。
这是因为 TypeORM 有自己的 Logger。
它当然也是可以自定义的。
我们在 src 下新建一个 CustomTypeOrmLogger.ts 文件:
import { WinstonLogger } from 'nest-winston';
import { Logger, QueryRunner } from 'typeorm';
export class CustomTypeOrmLogger implements Logger {
constructor(private winstonLogger: WinstonLogger) {
}
log(level: 'log' | 'info' | 'warn', message: any) {
this.winstonLogger.log(message);
}
logQuery(query: string, parameters?: any[], queryRunner?: QueryRunner) {
this.winstonLogger.log({
sql: query,
parameters
});
}
logQueryError(error: string | Error, query: string, parameters?: any[], queryRunner?: QueryRunner) {
this.winstonLogger.error({
sql: query,
parameters
});
}
logQuerySlow(time: number, query: string, parameters?: any[], queryRunner?: QueryRunner) {
this.winstonLogger.log({
sql: query,
parameters,
time
});
}
logSchemaBuild(message: string, queryRunner?: QueryRunner) {
this.winstonLogger.log(message);
}
logMigration(message: string, queryRunner?: QueryRunner) {
this.winstonLogger.log(message);
}
}
就是实现 typeorm 的 Logger 接口,实现各种方法就好了。
具体的实现也比较简单,就是通过构造器传入 WinstonLogger,然后分别调用 log、error 等方法打印下日志。
然后我们在 TypeOrmModule 用一下:
试下效果:
现在 console 和 file 里就有 typeorm 的日志了。
现在的日志都是保存在单个文件里,不断追加内容,这样文件会越来越大,不好维护。
我们改下 transport,换成按照日期来分割日志那种。
安装用到的包:
npm install --save winston-daily-rotate-file
用一下:
new winston.transports.DailyRotateFile({
level: 'debug',
dirname: 'daily-log',
filename: 'log-%DATE%.log',
datePattern: 'YYYY-MM-DD',
maxSize: '10k'
}),
指定目录为 daily-log,然后指定文件名的格式和日期格式,文件最大的大小为 10k。
试试看:
多刷新几次页面:
可以看到,产生了几个文件,每个都是 10k 左右。
当然,最重要的是它会自动按照日期分割。
我们改下本地时间:
然后刷新页面,可以看到,日志被记录在了新的文件里:
也就是说,日志会按照日期为维度来分割,并且超过了一定 maxSize 也会分割。
这样,我们查日志的时候就可以找到当天的日期,在日志文件里搜索了。
把 winston 的配置也抽到 .env 里:
winston_log_level=debug
winston_log_dirname=daily-log
winston_log_filename=log-%DATE%.log
winston_log_date_pattern=YYYY-MM-DD
winston_log_max_size=1M
然后在 WinstonModule 里读取:
WinstonModule.forRootAsync({
useFactory: (configService: ConfigService) => ({
level: 'debug',
transports: [
new winston.transports.DailyRotateFile({
level: configService.get('winston_log_level'),
dirname: configService.get('winston_log_dirname'),
filename: configService.get('winston_log_filename'),
datePattern: configService.get('winston_log_date_pattern'),
maxSize: configService.get('winston_log_max_size')
}),
new winston.transports.Console({
format: winston.format.combine(
winston.format.timestamp(),
utilities.format.nestLike(),
),
}),
],
}),
inject: [ConfigService]
}),
跑下试试:
没啥问题。
这样,我们的 winston 就集成成功了。
此外,如果你有单独的日志服务,那就更方便了,不需要去服务器查日志文件,可以通过日志服务来查。
假设我们有了这样的日志服务,那可以加一个 Http 的 transport 来上传日志。
new winston.transports.Http({
host: 'localhost',
port: 3002,
path: '/log'
})
创建个 nest 项目作为日志服务来接收下:
nest new log-server
改下端口:
加个 /log 的路由:
把服务跑起来:
npm run start:dev
页面上触发下查询:
可以看到所有的日志都接收到了:
同时在 console、file、日志服务三个地方保存了日志,这就是 winston 的魅力。
案例代码上传了小册仓库
总结
这节我们集成了日志框架 winston。
没接入 winston 之前,我们都是在 console 打印日志,如果出了问题想查日志很不方便。
接入 winston 之后,日志会在 console 打印,还会保存到日志文件中,按照日期分割,另外还会发送到日志服务来保存。
现在想查日志可以通过日志服务,也可以在查找日期对应的日志文件里搜索。
我们用了 nest-winston 这个包,在 AppModule 引入了 WinstonModoule 之后,在 main.ts 里把它设置为 nest 的 logger。
此外,我们需要自定义 TypeOrm 的 logger,使用 winston logger 来实现它的方法。
这样,日志查询就方便多了。